更多功能

灭菌注射用水的注意事项

2025-04-14

261次浏览

灭菌注射用水是医疗操作中常用的溶剂,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污染、控制温度、规范操作流程、监测不良反应、严格储存条件。

1、避免污染:开启后需立即使用,超过4小时应废弃。操作前严格消毒瓶口,避免手部接触针头或瓶塞内面。溶解药物时采用单向穿刺技术,重复抽取药液需更换针头。

功能主治: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或各科内腔镜冲洗剂。

用法用量:临用前,在避菌操作条件下,按需要量用无菌注射器吸取加入或量取加入或直接冲洗。

2、温度控制:冬季使用时需预热至25-30℃,避免低温刺激血管。溶解冻干制剂应采用30℃以下温水浴加热,禁止直接加热安瓿。大剂量输注时应使用恒温输液器保持液体温度。

3、操作规范:抽吸时保持瓶体直立,避免倒置导致橡胶颗粒脱落。联合用药时需确认配伍禁忌,中成药注射剂需单独溶解。静脉推注速度控制在5ml/min以内,肌肉注射单次不超过5ml。

4、不良反应: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疼痛、静脉炎或过敏反应。输注过程中需观察是否出现寒战、皮疹等输液反应。糖尿病患者需警惕水中毒风险,肾功能不全者控制输注总量。

5、储存要求:未开封产品避光保存于20℃以下环境,避免冷冻。已配制药液室温存放不超过2小时,2-8℃冷藏不超过24小时。开启后的安瓿应标注时间并密封保存。

日常使用需配合无菌技术操作,溶解药物前检查溶液澄明度。输注过程中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出现结晶沉淀立即停用。特殊人群使用时应监测电解质平衡,建议输注前后进行生命体征测量。运动后大量出汗者避免快速输注,可选择口服补液方式补充水分。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