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补肾法在男性不育中的研究与应用?医生为你权威解答

李海松

李海松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中医男科

2023-12-19

5810次浏览

  补肾是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方法, 它不仅用于肾虚一证, 即使在各种不同病因的治疗过程中也往往不同程度地运用补肾之法。盖因肾藏精,乃先天之本, 是生殖系统及其功能的主宰。而男性不育症主要为肾虚所致, 有人报道男性不育症患者辨证属肾虚者达70%~80%。

功能主治:补肾益精。用于肾虚精亏所致的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痛、尿后余沥。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6克),一日2次。

  肾主生殖器官, 开窍于二阴, 前阴之睾丸, 其功能形态与肾相似, 故又有肾子之称。精室是男性的内生殖器官, 其功能相当于精囊、前列腺等的功能, 为肾所司。肾为天癸之源, 天癸是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一种物质, 能促使任脉通、太冲脉盛、调节精液的生成及排泄, 从而使机体具有生殖能力。到一定年龄天癸逐渐枯竭, 精液及生殖能力也逐渐衰退。而天癸的盈亏取决于肾气的盛衰, 肾气盛则天癸至, 肾气衰则天癸竭。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丈夫......二八, 肾气盛, 天癸至, 精气溢泻, 阴阳和, 故能有子。......七八......天癸竭, 精少, 肾脏衰。”现代医学认为, 生殖系统的生长发育受内分泌系统所支配, 肾本质的研究, 证实了中医的肾类似下丘脑2垂体2性腺轴的作用。因此, 补肾法有调节生殖系统功能的作用, 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肾有阴阳之分, 肾阴、肾阳偏胜的病理性质及其程度的不同, 补肾又有温阳、滋阴、降火等不同的具体治法。

  1、温阳补肾法

  温阳补肾法主要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的精子活力低下, 精液液化不良, 无精、少精等精液异常所致的不育症。临床以不育、性欲淡漠、神疲乏力、恶寒怯冷、便溏溺清、舌淡苔白、脉弱无力为指征。阳气有温煦、化生、推动、固摄的作用, 肾阳在推动五脏生理活动、化生精微、充养肾精的同时, 又直接主宰着生殖系统的功能活动。阳气不固, 则遗精、早泄; 推动无力, 则射精不能、精子活力低下; 肾阳虚衰, 天癸匮乏, 精液质量异常; 阳失温熙则精薄精冷; 寒凝气收则精不液化, 诸种病机皆致不育。故先天不足, 劳倦过度, 过用寒凉, 年老体衰, 损伤肾阳, 生殖系统功能受损, 可致男性不育。临床应以温药补益肾中阳气,振奋生殖系统功能。根据病因、年龄及病势轻重的差异, 温阳补肾分补益肾气、温肾助阳、温阳散寒等不同治法。

  补益肾气用于肾气不足的精液质量低下, 多用山萸、川断、菟丝子等性稍偏温、质地柔润的药物鼓舞肾气, 振奋生殖机能而无伤阴动火之患。如山芋,《本草新编》曰:“益精温肾”《药性论》云:“补肾气,兴阳道, 添精髓, 疗耳鸣。”又如川断,《药品化义》言:“苦能坚肾, 辛能润肾, 可疗小便频数, 精滑梦遗。”临床常用方剂如《医学入门》治遗泄少精的(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

  温肾助阳用于肾阳不足的精子活力低下等病变, 多用仙灵脾、仙茅、阳起石、海狗肾、韭子、鹿角霜等温性药物补阳助肾。如海狗肾,《药性论》称其治“肾精衰损。”《日华子本草》谓其“益肾气, 暖腰膝, 助阳气。”临床常用的方剂如《景岳全书》治肾精亏损不育的毓麟珠(人参、白术、白芍、茯苓、甘草、山药、当归、熟地、川芎、枸杞、胡桃、山芋、杜仲、巴戟、菟丝子、鹿角胶、鹿角霜、川椒)。

  温阳散寒法用于肾阳不足、阴寒内盛引起的较顽固的精液异常等病变, 多用肉桂、鹿茸等温热之品补火壮阳, 振奋一身阳气, 恢复温熙功能。如肉桂,《本草汇言》曰“味厚甘辛大热, ⋯⋯壮命门之阳, 植心肾之气”; 鹿茸,《本经逢源》谓“补火助阳, 生精益髓, 强筋健骨, 固精摄便。”临床常用方剂, 如《景岳全书》治遗精早泄的石归丸(熟地、山药、山芋、枸杞、杜仲、附子、肉桂、甘草)。《妇科玉尺》治精薄精冷不育的阳起石丸(阳起石、鹿茸、天雄、韭菜子、菟丝子、肉苁蓉、覆盆子、五味子、桑寄生、石斛、沉香、蚕蛾)。

  2、滋阴补肾法

  滋阴补肾法主要用于肾阴不足, 精血亏损所致的少精、精液量少、无精等不育症。肾阴是一身津、液、精、血的基础, 是肾中阳气活动的物质基础。生殖之精由先天父母之精及后天水谷所化的津、液与血所合成。肾阴不足, 精元匮乏, 则见无精、少粗; 血津不足, 则精液量少; 津液枯竭, 则精质稠厚, 液化不良。虚则补之, 肾阴不足, 精血亏损者应滋养肾阴, 填补精血, 使肾精得以生化, 则不育可疗。由于阴虚多内热, 据内热的程度不同, 滋阴补肾又分滋阴清热、滋养肾阴、滋填精血等不同治法。

  滋阴清热法用于阴虚兼内热之证,常用生地、天冬、女贞子、桑椹子等甘凉而有清热作用的滋阴药。女贞子,《本草经疏》谓:“入肾除热”, 称之为“补肾之要品”。桑椹子,《滇南本草》云:“益肾而固精。”临床常用方剂如三才封髓丹(天冬、地黄、人参、黄柏、砂仁、甘草) 等。

  滋养肾阴法用于肾阴不足、精液质量低下的男性不育症, 多用熟地、枸杞、黄精、菟丝子等质地滋腻纯厚的药物以补精血, 正如《内经》“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如黄精,《本草便读》称“滋腻之品”,《滇南本草》又言其有“补阴添精之功”。《本经逢源》称菟丝子“功专于益精髓, 坚筋骨, 止遗泄”。陶弘景认为枸杞“补益精气, 强盛阴道”。临床常用方剂如六味地黄丸等。滋添精血法用于肾精亏损所致的精液质量低下病变, 多用紫河车、阿胶、蛤蚧、海马等血肉有情之品, 峻补精血, 以形补形。如紫河车,《本草经疏》言其“补阴阳两虚之药, 有返本还原之功。”《本草纲目拾遗》言其“添精固肾”;别录》又言“治丈夫⋯⋯虚劳羸瘦, 阴不足”。临床常用方剂如河车大造丸(紫河车、龟板、黄柏、牛膝、杜仲、人参、生地、天冬、麦冬)。

  3、滋阴降火法

  滋阴降火法主要用于相火妄动所致的死精、脓精、畸形精子过多、精液液化不良等不育症。正常情况下, 肾阴有使相火潜藏的作用。若肾阴不足, 失于

  潜藏, 或房事不洁, 感受湿热, 嗜食肥甘, 湿热内生,积聚下焦, 湿渐化热, 热烁肾阴, 扰动相火, 精液浓厚则液化不良; 精元损伤则见死精或畸形精子增多; 腐蚀精血则为脓精之证。相火妄动属热证, 在其病理过程中, 都伴有阴虚的病理基础, 故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要滋补肾阴与清降相火并用, 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多用知母、黄柏、生地等滋阴清热降火之品。如黄柏,《重庆堂随笔》曰“凡下部不坚之病⋯⋯如茎痿遗浊, 始因阴虚火盛, 而湿渐化热, 继则湿热阻人气化, 反耗精液, 皆黄柏之专司也。”临床常用方剂如知柏地黄丸等。

  以上补肾之法, 临床上要分清病因、病机, 辨证施治, 以免误治, 如精液质量异常患者, 若过用滋阴泻火之品, 可使精子活力下降; 过用温肾壮阳之品,又可使精液稠厚不化。临证之时, 不可不慎。补肾之法又常常须相互协同、配合应用以调节生殖机能使之恢复常态。

  在具体应用上, 常用有平行与交替两种形式。平行的调节方法, 是调节阴阳, 使其恢复平衡的方法, 如患病日久, 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 出现阴阳两虚见证时, 应阴阳并调, 温阳与添精并用, 故在既有精液不液化, 又有精子活力下降时,常须知柏地黄丸与巴戟天、仙灵脾、肉苁蓉等同用,以阴阳互补, 阳中求阴, 肾精得充, 肾阳得振, 则精液质量可改善也, 交替的调节方法, 是温补肾气与滋阴降火交替使用, 以达到治疗目的方法。

  如治疗精液异常不育时, 在配偶排卵期, 可在辨证论治的处方之中适当地给以温补, 而平时则适当地给以滋阴。因排卵期是男性的有效施泄期, 应以温肾益气, 振奋阳气,激发精子活力, 使频泄而不疲, 有利于受精。平时则应避免无效施泄, 保精固本, 以期有充足的精子能用在一朝。故平时应滋阴降火, 使相火保持平静。滋阴降火与温肾益气交替应用, 动静结合, 序贯往复, 形成与排卵相应的排精周期, 更有利于提高受孕能力。

  补肾也应与调节其他脏腑功能相结合。肾是生殖的主宰, 补肾是调节生殖功能的枢纽, 但脏腑是统一的整体, 肾与其他脏腑密切相关, 心、肝、脾、肺的病变常可影响肾脏, 故补肾当与调节其他脏腑的功能结合, 统筹兼顾。

  如心肾在生理上相互联系, 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心气不足, 肾气不安, 可用枣仁、远志、茯神养心安肾。肺属金, 肾主水, 金水相生, 肾阴不足精液稠厚液化不良者, 可用沙参、麦冬、花粉滋养肺津使肾精得充, 精液得化。

  肝为藏血之脏, 精血互生, 肝肾同源, 故情志失调, 肝失疏泄, 可影响肾脏; 而肾精不足, 不育日久, 常有肝郁。治疗上补肾药应与柴胡、郁金等疏肝理气药同用, 解肝郁补肾气,可有佳效。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脾虚气血津液不足而肾精亏损者, 用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 补后天而养先天。

微信好友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