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胃窦炎常用3种药物

2022-07-16

10654次浏览

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还有一些年轻人迫于工作的压力,胃窦炎的发病率在不断的提高,药物治疗胃窦炎成了许多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那么治疗胃窦炎有哪些常备药物,我们来看一下胃窦炎常用3种药物。

功能主治: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

用法用量:奥美拉唑使用过量,会出现视物模糊、意识模糊、嗜睡、头痛、口干、颜面潮红、恶心及心动过速或心律不齐等症状。本药物不宜经过透析清除,如意外过量服用,应该立即处理。

一、中和性止酸剂

人的胃酸中含有百分之五的盐酸,因此,一旦其分泌过量或胃黏膜抗消化的能力下降,酸液便会侵蚀胃壁而产生疼痛。中和性止酸剂便是弱碱性的药物,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使胃液pH升高,如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钙、硫糖铝、胃舒宁以及铝碳酸镁(达喜)等。这类药物是“元老”级的,临床使用很广泛,价格也较便

但这些药的止酸作用完全是“事后诸葛亮”,并不能从源头上阻止胃酸的分泌,因此,只能用于病情较轻或情况紧急时。由于碳酸钙会导致便秘,碳酸氢钠等可引起胃酸分泌量反射性的增加,所以,不宜长期使用。更重要的是,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中和性止酸剂多半为含有铝的复方制剂,而长期摄入铝元素对神经系统的健康是不利的。

二、H2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

提到H2受体阻断剂这个专业名词,估计大多数人都比较陌生,但要是谈起“泰胃美”,相信老胃病患者就知道了,它是该类药物的代表。

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比较独特,通过阻断引起胃酸分泌的神经冲动的传导,而起到抑酸的作用。此类药还有个特点,用量比较小,对于一般患者每天早晚各服用一粒就可以了,避免了中和性止酸药需要多次服用的麻烦。

引起胃酸分泌的神经冲动有3条通路,除了上述的H2受体,还有胃泌素受体与高级神经活动受体。单纯的H2受体阻断剂并不能完全抑制胃酸的分泌。这时,就需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了。因为上述3条途径最后都要经过质子泵的运作来实现胃酸的分泌。虽然疗效迅速,但价格昂贵,因此多半用于症状较重或伴有溃疡出血的患者。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洛塞克和奥美拉唑的化学成分完全一样,区别只是前者为进口而后者是国产,但疗效差不多。

三、胃黏膜保护剂

胃酸分泌过量是引发胃痛一个方面,胃黏膜抗消化能力下降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所以,在止酸的同时,再配合使用护膜的药物,对于缩短病程是很有好处的。临床上使用最多的胃黏膜保护剂是氢氧化铝。该药为弱碱性,除了能够温和地中和过量的胃酸外,还可与胃液混合溶解后形成胶体,覆盖于黏膜及溃疡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薄膜,从而隔离胃酸对溃疡面的进一步侵蚀,有利于溃疡的愈合。和其他药物不同的是,这类药物应在饭前15分钟左右服用,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疗效。

微信好友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