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上火肿痛通常由细菌感染、口腔卫生不良、食物残渣刺激、免疫力下降以及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引起。
1、细菌感染:
口腔内细菌滋生是牙龈肿痛的常见原因。牙菌斑中的细菌会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反应。长期未清洁的牙结石可能压迫牙龈,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红肿疼痛。这种情况需通过专业洗牙清除牙结石,配合抗菌漱口水控制感染。
2、口腔卫生不良:
刷牙方式不当或清洁不彻底会使食物残渣滞留牙缝,形成细菌温床。横向暴力刷牙可能损伤牙龈边缘,造成机械性刺激。建议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必要时选用软毛牙刷减少对牙龈的物理刺激。
3、食物残渣刺激:
过硬、过烫或辛辣食物可能直接损伤牙龈黏膜。嵌塞在牙周袋内的食物残渣会引发局部免疫反应,表现为牙龈充血肿胀。出现症状后应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用温盐水漱口帮助清除残留物,必要时使用冲牙器清洁难以触及的牙缝区域。
4、免疫力下降:
过度疲劳、感冒或压力过大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会使口腔条件致病菌活跃。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更易出现反复牙龈感染。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口腔黏膜修复能力,严重者可考虑短期使用免疫调节剂。
5、激素水平变化:
青春期、妊娠期或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波动会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对细菌毒素敏感性增加。这类激素性牙龈炎表现为牙龈充血呈深红色,触碰易出血。维持口腔酸碱平衡,增加富含钙质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缓解激素相关牙龈不适。
出现牙龈肿痛时应避免自行挤压肿胀部位,每日用37℃左右淡盐水漱口3-4次,可选择含金银花、薄荷等成分的草本牙膏辅助消炎。饮食上增加猕猴桃、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减少精制糖摄入。若肿胀持续超过3天伴发热或化脓,需及时就诊排除牙周脓肿等严重感染。规律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至一年接受专业洁牙,能有效预防牙龈问题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