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哪些病会引起血小板严重偏低

2024-02-08

3273次浏览

一般情况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登革热、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会引起血小板严重偏低。具体分析如下:

1.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该病通常是指患者身体出现了血液性的疾病。大多数是因为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损伤或是存在血液性疾病,也可能是出现了细菌或是病毒性感染,从而会使患者自身的血小板出现减少,容易使患者出现四肢乏力、头晕、头痛等多种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如艾曲泊帕乙醇胺片、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等进行治疗,有利于病情控制。平时可以多吃红枣和枸杞,可以起到食补气血的效果

功能主治: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头痛、偏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痛经、牙痛、神经痛,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1片,若持续高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

2.登革热:该病毒可以直接感染骨髓中的巨核细胞,这些细胞是产生血小板的主要细胞。病毒的攻击导致巨核细胞受损,会减少新生血小板的产生,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发热、头痛和肌肉酸痛等症状。

3.再生障碍性贫血:该病可能由于多种病因导致造血干细胞或基质细胞损伤,或造血调控因子产生或功能异常等,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如能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可以缓解甚至治愈。建议患者遵医嘱根据病情使用药物如酚磺乙胺注射液、地拉罗司分散片等进行治疗。病情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该病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肿瘤性病变,会导致骨髓呈增生状态而外周血细胞减少,可以是单纯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两系血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等症状。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程度而使用药物,如来那度胺胶囊、沙利度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急性白血病:该病可能是遗传、生物、化学及物理因素引起的疾病。起病急骤或缓慢,临床表现一般为发热、出血、贫血、骨关节痛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如果白血病细胞浸润全身其他脏器还可有相应的表现。建议患者遵医嘱进行营养补充及药物治疗,如醋酸泼尼松龙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等药物,必要时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化学治疗。

日常生活中,如果处于血小板严重偏低的情况,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避免受伤、避免剧烈运动、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情况严重,需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