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突然肿胀可能由外伤、过敏反应、感染、关节炎或静脉回流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冷敷、抗过敏治疗、抗生素使用、关节保护或改善循环等方式缓解。
1、外伤:
手部受到撞击、挤压或扭伤时,局部软组织损伤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组织液渗出形成肿胀。表现为局部疼痛、皮肤发红或淤青。早期可采取冷敷收缩血管,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若伴随骨折需固定处理。
2、过敏反应:
接触花粉、化妆品或昆虫叮咬等过敏原后,组胺释放引起血管扩张和水肿。常伴有瘙痒、皮疹或呼吸困难。需立即脱离过敏原,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严重时需注射肾上腺素。
3、感染:
细菌通过皮肤破损侵入引发蜂窝组织炎或甲沟炎,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可能伴随发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病原体,需使用头孢克洛等抗生素,化脓性感染需切开引流。
4、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或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关节滑膜炎症导致积液肿胀。晨僵、关节变形是典型特征。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症状,秋水仙碱针对痛风有效,需长期服用甲氨蝶呤控制病情。
5、静脉回流障碍:
深静脉血栓或淋巴管阻塞时,血液或淋巴液淤积引发肢体肿胀。表现为皮肤紧绷、按压凹陷。需穿戴压力袜促进回流,血栓形成需使用华法林抗凝,严重者需手术取栓。
日常应注意避免手部过度劳累,保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以促进代谢。饮食上减少高盐食物摄入以防水钠潴留,适量补充含钾食物如香蕉、菠菜调节电解质。睡眠时抬高患肢15-20厘米利于静脉回流,定期做握拳伸展运动增强血液循环。若肿胀持续超过72小时、伴随发热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排查心肾疾病或严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