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霉菌性鼻窦炎的原因

2025-05-25

147次浏览

霉菌性鼻窦炎真菌性鼻窦炎主要由曲霉菌、毛霉菌等真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长期使用抗生素、鼻腔结构异常、免疫力低下、潮湿环境暴露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1、抗生素滥用:

长期或不当使用广谱抗生素会破坏鼻腔正常菌群平衡,抑制有益细菌生长,导致真菌过度繁殖。尤其是合并鼻腔黏膜损伤时,曲霉菌等条件致病菌易侵入鼻窦黏膜形成感染。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周期。

2、鼻腔结构异常:

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或既往手术导致的窦口阻塞,可能阻碍鼻窦分泌物引流,形成潮湿缺氧环境。这种局部微环境改变有利于真菌定植,常见于上颌窦及筛窦。伴随持续鼻塞、脓性分泌物时需考虑真菌感染可能。

3、免疫功能缺陷:

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化疗患者,其T细胞介导的免疫防御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清除吸入的真菌孢子。这类患者易进展为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可能伴发热、眶周肿胀等全身症状,需紧急抗真菌治疗。

4、环境暴露:

长期接触霉变谷物、腐烂植被或潮湿建筑环境,会增加吸入真菌孢子的风险。农业工作者及居住于高湿度地区人群发病率较高。真菌孢子沉积于鼻窦后,在适温湿度下可萌发菌丝并分泌毒素,引发慢性炎症反应。

5、代谢性疾病:

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状态导致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下降,且鼻窦黏膜血管病变易形成局部缺血区。毛霉菌等嗜酸性真菌易通过破损黏膜侵入血管,引发急性暴发型感染,可能伴鼻腔坏死性病变及剧烈头痛。

预防霉菌性鼻窦炎需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定期除湿;避免长时间处于霉变物质堆积场所;控制血糖等基础疾病;出现持续鼻塞、恶臭分泌物或血性鼻涕时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日常可适当冲洗鼻腔,但避免过度使用抑菌洗剂破坏黏膜屏障。免疫力低下者需定期监测鼻部症状,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