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能检测、影像学检查、肝脏弹性测定、代谢指标评估、病毒性肝炎筛查。
1、肝功能检测:通过血液检查评估ALT、AST、GGT等酶学指标,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可辅助判断肝脏合成功能。该检查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准确性。
2、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作为首选筛查手段,可直观显示肝脏脂肪浸润程度。CT或MRI能更精确量化脂肪含量,MRI-PDFF技术对轻度脂肪肝敏感度达90%。检查前需禁食4小时以上。
3、肝脏弹性测定:FibroScan通过振动控制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测量肝脏硬度,无创评估纤维化程度。受检者需平卧位配合呼吸指令,检测结果受肋间隙宽度影响。
4、代谢指标评估: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检测,明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血脂谱分析需涵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检查前应保持3天常规饮食。
5、病毒性肝炎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检测可排除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适用于转氨酶持续异常者,需结合球蛋白水平综合判断。
脂肪肝患者应建立低脂低糖的饮食结构,优先选择深海鱼、橄榄油等优质脂肪,每日摄入膳食纤维不低于2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定期监测体重和腰围变化,合并代谢异常者需每3个月复查血糖血脂。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潜在损伤的药物,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必须严格戒酒。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应同步治疗原发病,夜间血氧饱和度低于90%可能加速肝纤维化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