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出汗疼痛发红可通过保持局部干燥、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摩擦刺激、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过敏反应、汗腺炎等原因引起。
1、保持干燥:出汗后未及时清洁易滋生细菌,加重炎症反应。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腋下,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穿透气棉质衣物,运动后及时更换。局部可涂抹氧化锌软膏隔离汗液。
功能主治:本品为局部外用抗生素,适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感染,例如: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溃疡合并感染,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
用法用量:本品应外用,局部涂于患处。必要时,患处可用辅料包扎或敷盖,每日3次,5天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一疗程。
2、抗感染处理: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导致毛囊炎,表现为红肿热痛。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每日两次。真菌感染需联用酮康唑乳膏,疗程至少两周。
3、口服药物:顽固性炎症可短期服用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控制感染。过敏体质者联合氯雷他定片抗组胺治疗。伴有化脓时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
4、物理干预:反复发作的汗腺炎可采用红光照射减轻炎症。局部肉芽增生可考虑激光祛除。超声波导入抗生素能增强药物渗透效果。
5、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汗腺炎需行病灶切开引流术。广泛皮肤损害者需进行腋窝皮肤切除术,术后配合负压引流促进愈合。
日常需避免辛辣食物及酒精摄入以防加重炎症,选择无香料止汗剂减少刺激。每周三次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但运动后需立即清洁。持续红肿热痛超过三天或出现发热需皮肤科就诊排除蜂窝织炎等严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