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在必要时可以拍摄口腔全景片,但需严格评估风险与收益。
1. 孕期口腔检查的特殊性:
妊娠期激素变化易引发牙龈炎等口腔问题,全景片能全面评估牙槽骨状况。辐射剂量约为0.01-0.03mSv,低于自然年辐射量3mSv,但胎儿对辐射敏感度存在窗口期差异。孕早期12周前胚胎器官形成阶段应尽量避免,孕中晚期在铅防护下可谨慎实施。临床优先采用口内片等局部检查替代,确需全景片时需产科医生会诊。
2. 医疗防护措施:
医疗机构需执行ALARA原则合理最低量,采用数字化传感器降低50%辐射量。操作时需双层铅衣覆盖孕妇胸腹部,甲状腺围脖防护,曝光时间控制在8秒内。设备需校准确保射线束精准定位颌骨区域,避免散射至盆腔。建议选择有妇产专科协作资质的口腔机构,配备胎心监测应急设备。
孕期口腔保健应侧重预防,每日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妊娠期龈炎可选用氯己定含漱液。出现急性牙髓炎等急症时,全景片诊断价值大于潜在风险,但需签署知情同意书。产后6周建议系统口腔检查,哺乳期拍摄全景片无需特殊防护。保持钙质摄入与维生素D补充,降低妊娠期牙周病对胎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