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2025-05-02

225次浏览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否需要手术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早期患者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可控制症状,中晚期或出现严重缺血表现时需考虑手术干预。

1、非手术治疗适用情况:

早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若无明显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可采用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扩张血管药物如西洛他唑。同时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戒烟限酒,每日进行30分钟以上步行锻炼促进侧支循环形成。这类患者定期随访血管超声评估斑块稳定性即可。

2、手术治疗指征:

当患者出现严重间歇性跛行影响日常生活、静息痛或肢体溃疡坏疽时,提示血管狭窄超过70%,需手术重建血运。常见术式包括动脉内膜剥脱术和血管旁路移植术,微创治疗可选择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手术决策需综合评估患者心肺功能、血管病变长度及远端流出道情况,术后仍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维持血管通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入深海鱼类和新鲜蔬果,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避免久坐久站。冬季注意肢体保暖,每日检查足部皮肤状况,选择宽松鞋袜防止摩擦损伤。合并糖尿病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每3个月监测踝肱指数变化。出现足部伤口感染或疼痛加剧应及时血管外科就诊。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