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义齿修复通常需要对邻牙进行适当磨除,以预留足够空间容纳修复体。磨牙量取决于缺牙位置、基牙条件及修复体类型,需在保护牙髓的前提下精准控制。
1、基牙预备原则:磨牙主要目的是形成修复体就位道,需均匀磨除0.5-2mm牙体组织。前牙区通常保留舌侧形态,后牙区需形成箱状或阶梯状固位形。采用高速涡轮机配合喷水冷却可减少产热对牙髓的刺激。
2、全瓷冠需求:氧化锆全瓷冠需磨除1.0-1.5mm颊舌侧牙体,咬合面磨除1.5-2.0mm。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因透光性要求,需更精确的0.3-0.7mm浅凹形肩台预备,边缘需采用激光扫描数字化设计。
3、金属烤瓷冠标准:金属基底要求0.5mm空间,瓷层需1.0mm厚度,合计磨除1.5-2.0mm。颈缘需制备135°凹面肩台,防止金属灰线暴露。贵金属合金因延展性好,可适当减少磨牙量。
4、生物力学考量:多颗缺失桥体修复时,基牙磨除需考虑冠根比平衡。上颌前磨牙轴面角应保持5-10°聚合度,下颌后牙可增至10-15°以抵抗侧向力。牙体预备后建议使用排龈线暴露完整预备边缘。
5、微创技术应用:数字化导板辅助预备可控制磨牙精度在±0.2mm内。CAD/CAM即刻修复系统允许单次就诊完成0.3mm超薄贴面预备,粘接型桥体可减少基牙磨除量达50%。
修复期间建议避免咀嚼硬物,使用含氟牙膏维护基牙健康。定期口腔检查可监测基牙牙髓活力,专业洁治能预防修复体边缘继发龋。修复后6个月内建议每季度复查咬合关系,长期维护需配合牙线及冲牙器清洁邻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