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疱疹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护理、免疫调节、预防复发、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控制症状并减少复发。病毒性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HSV-1/HSV-2感染引起,表现为皮肤黏膜簇集性水疱、灼痛或瘙痒。
1、抗病毒治疗:口服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或伐昔洛韦可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早期用药皮损出现24小时内效果最佳,慢性复发者需采用长期抑制疗法。合并免疫缺陷患者需调整剂量。
2、局部护理:生理盐水湿敷可缓解渗出,喷昔洛韦乳膏或阿昔洛韦软膏直接作用于皮损。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水疱破溃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
3、免疫调节:反复发作者需检测免疫功能,补充维生素C、锌制剂增强抵抗力。干扰素凝胶局部使用可降低复发率,严重者需皮下注射胸腺肽调节细胞免疫。
4、预防复发:避免熬夜、精神压力等诱发因素,紫外线强烈时做好防晒。性接触传播的生殖器疱疹需使用避孕套,妊娠期复发需产科评估母婴阻断方案。
5、生活方式调整:减少饮酒及辛辣食物摄入,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棉质内衣减少摩擦,复发前驱期局部刺痛感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可阻断发作。
病毒性疱疹无法彻底清除体内潜伏病毒,但规范治疗可将年复发率降低70%-80%。急性期每日饮用200ml蒲公英茶辅助消炎,康复期每周3次30分钟快走提升免疫力。皮损结痂后使用医用硅酮凝胶预防疤痕,合并发热时需监测血常规排除合并感染。生殖器疱疹患者建议每年进行1次宫颈癌筛查女性或前列腺检查男性,病毒潜伏期间仍存在无症状排毒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