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食物中毒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益生菌等方式治疗,通常由细菌污染、毒素摄入、病毒侵袭、寄生虫感染、化学物质刺激等原因引起。
1、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沙门氏菌污染食物后繁殖产生毒素,常见于未冷藏的乳制品或肉类。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伴低热,需停止进食可疑食物,口服蒙脱石散吸附毒素,配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
2、毒素刺激:
黄曲霉毒素或河豚毒素直接损伤胃肠黏膜,多因食用霉变花生或河豚引发。出现呕吐眩晕时立即催吐,服用活性炭减少毒素吸收,静脉注射谷胱甘肽促进代谢。
3、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通过生蚝等贝类传播,造成水样泻和肌肉酸痛。发病期间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口服洛哌丁胺缓解腹泻,利巴韦林可缩短病程。
4、寄生虫感染:
贾第鞭毛虫污染的生菜或未煮透的肉类导致慢性腹泻。甲硝唑能杀灭肠道原虫,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改善吸收功能,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
5、化学物质:
农药残留或亚硝酸盐超标的蔬菜引发口唇发绀,立即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维生素C注射液静脉滴注解毒,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
治疗期间选择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饮用2000ml淡盐水预防脱水,恢复期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调节肠道微生态。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意识模糊需急诊处理,严重中毒可能需进行胃灌洗或血浆置换。日常注意食物冷藏保存,海鲜类彻底加热,瓜果蔬菜流水冲洗三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