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下垂可能由盆底肌松弛、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高、雌激素水平下降、结缔组织退化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阴道异物感、排尿困难、腰骶部坠胀、性交不适等症状。
1、阴道异物感:患者常自觉阴道内有肿物脱出,久站或劳累时加重,平卧休息后可缓解。轻度脱垂时肿物仅在用力时出现,重度脱垂者肿物持续暴露于阴道口外,可能伴有黏膜糜烂或溃疡。
2、排尿异常:盆底支撑结构薄弱可导致膀胱解剖位置改变,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排尿不尽感或尿频。严重者需用手还纳脱垂组织才能排尿,可能继发反复尿路感染。
3、腰骶部坠胀:子宫韧带牵拉及盆腔充血可引发持续性腰骶部酸痛,久坐或行走后加重。部分患者伴有下腹部压迫感,与直肠受压导致的排便困难常同时出现。
4、性交不适:阴道前壁或子宫颈脱垂可能造成性交疼痛或性快感减弱。重度脱垂者因阴道宽松度改变,可能影响正常性生活,同时增加阴道黏膜摩擦损伤风险。
5、伴随症状:长期脱垂可能引发阴道分泌物增多、出血等继发症状。绝经后患者因组织萎缩,脱出物更易发生溃疡或感染,需警惕异常分泌物气味改变。
日常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推荐每天3组、每组15次收缩训练。避免提重物及长期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超重者需控制BMI在24以下。绝经女性在医生指导下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严重脱垂需考虑子宫托或手术治疗如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骶棘韧带固定术。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适量食用山药、黑豆等健脾益气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加重盆腔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