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涕流眼泪可通过鼻腔冲洗、抗组胺药物、减充血剂、热敷、避免过敏原等方式治疗。流鼻涕流眼泪通常由过敏性鼻炎、感冒病毒、鼻窦炎、环境刺激物、泪道阻塞等原因引起。
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能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过敏原,缓解黏膜水肿。使用专用洗鼻器或挤压瓶,每日2-3次,水温需接近体温。该方法对过敏性鼻炎和感冒初期症状效果显著,可减少后续药物使用。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口服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快速缓解打喷嚏和流泪。适用于花粉症等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服药后30分钟起效。需注意第一代抗组胺药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
伪麻黄碱、羟甲唑啉等药物通过收缩鼻腔血管减轻充血。鼻喷剂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避免反弹性鼻塞。口服减充血剂可能升高血压,高血压患者需医生指导使用。
40℃左右湿热毛巾敷于鼻梁和眼眶,每次10分钟。热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介质代谢,对病毒性感冒伴随的鼻泪管堵塞特别有效。可配合桉树精油蒸汽吸入增强效果。
尘螨过敏者需每周高温清洗床品,花粉季关闭门窗并安装空气净化器。宠物皮屑过敏应限制宠物进入卧室,甲醛等化学刺激物需保持通风。食物过敏需严格规避致敏食物。
日常增加维生素C和槲皮素摄入,如柑橘、西兰花、洋葱等食物可稳定肥大细胞膜。坚持有氧运动增强鼻黏膜纤毛摆动功能,但雾霾天需改为室内运动。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黄绿色脓性分泌物时,需耳鼻喉科排查鼻窦炎或泪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