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可能由肥胖、酒精摄入、胰岛素抵抗、病毒性肝炎、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肝区不适、乏力、食欲减退、黄疸、肝肿大等症状。
1、肝区不适:
脂肪肝患者常出现右上腹隐痛或胀满感,可能与肝脏脂肪沉积导致包膜牵拉有关。轻度不适可通过低脂饮食、规律运动缓解,若持续加重需排除胆囊疾病。
2、乏力疲倦:
肝脏代谢功能受损时,患者易出现持续疲劳感,尤其在午后明显。这与肝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建议每日午休20分钟并增加维生素B族摄入。
3、食欲减退:
胆汁分泌异常可导致厌油、恶心等消化症状。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选择清蒸鱼、燕麦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炸食品刺激。
4、黄疸体征:
中重度脂肪肝可能出现巩膜黄染,提示胆红素代谢异常。该症状多伴随皮肤瘙痒,需检测肝功能指标,可能与肝内胆汁淤积有关。
5、肝肿大:
体检可触及肝脏边缘超出肋下2cm,质地偏韧。超声检查显示肝回声增强,需警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进展,建议每半年监测肝弹性值。
脂肪肝患者应执行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橄榄油30ml、深海鱼200g,配合每周150分钟快走或游泳。戒酒并控制BMI在24以下,定期复查肝功能与肝脏超声。出现蜘蛛痣、腹水等表现需立即肝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