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后面长小牙可通过正畸牵引、拔除术、邻面去釉、保持器调整、定期观察等方式治疗。该现象通常由乳牙滞留、恒牙萌出异常、颌骨发育不足、遗传因素、多生牙等原因引起。
1、正畸牵引:
对于位置异常的恒牙,正畸医生可能采用托槽或隐形矫治器进行牵引。通过轻力持续作用,将错位牙齿逐渐引导至牙弓正常位置。治疗周期通常需6-24个月,需配合每月复诊调整。常见矫治器包括金属托槽、陶瓷托槽和隐形牙套。
2、拔除术:
乳牙滞留或畸形多生牙需手术拔除。局部麻醉下使用牙挺和拔牙钳完整取出阻碍牙齿,创口通常7日内愈合。阻生智齿拔除需拍摄全景片评估神经管位置,必要时采用微创超声骨刀技术减少创伤。
3、邻面去釉:
轻度拥挤病例可采用牙齿邻面去釉技术。使用金刚砂车针去除0.2-0.5mm牙釉质,创造间隙容纳异位牙。操作后需抛光并涂氟防龋,单次处理可获得1-3mm间隙。该方法适用于牙冠形态良好的恒牙列。
4、保持器调整:
正畸治疗后需定制保持器稳定牙位。Hawley保持器可加装舌侧弓丝引导萌出方向,透明压膜保持器需每3个月更换以适应牙齿移动。夜间佩戴至少12个月,防止复发导致二次矫正。
5、定期观察:
儿童混合牙列期可暂缓干预,每3-6个月拍摄曲面断层片监测。恒牙自行调整率达60%,需评估牙根发育程度。观察期间建议使用含氟牙膏强化釉质,避免过硬食物造成牙齿裂纹。
日常需选用小头软毛牙刷清洁异位牙邻面,配合牙线及冲牙器清除菌斑。增加奶制品、深绿色蔬菜摄入补充钙质,避免碳酸饮料侵蚀釉质。出现牙龈肿胀或咬合紊乱时需及时口腔科就诊,颌面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可优化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