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早期症状主要包括食欲减退、乏力、腹胀、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蜘蛛痣、肝掌、黄疸、下肢水肿和牙龈出血。这些症状多与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有关,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确诊。
1、食欲减退:
肝功能受损导致胆汁分泌减少,影响脂肪消化吸收。患者常出现厌油腻、早饱感,严重时可伴恶心呕吐。建议选择低脂易消化食物,分次进食,必要时补充胰酶制剂改善消化功能。
2、乏力:
肝脏合成功能下降导致白蛋白减少、能量代谢障碍,表现为持续疲倦感,活动后加重。伴随血清转氨酶升高时,需限制体力活动并监测肝功能指标。
3、腹胀:
门静脉高压引发胃肠淤血和腹水初期表现,进食后明显。叩诊可发现移动性浊音阳性,超声检查能发现少量腹腔积液。需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24小时尿量。
4、体重下降:
营养吸收障碍和代谢异常导致非刻意减重,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5%需警惕。可能伴随血清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等营养指标降低。
5、皮肤瘙痒:
胆汁淤积时胆盐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以手掌足底为著,夜间加重。血清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升高可辅助诊断,需避免搔抓以防感染。
6、蜘蛛痣:
雌激素灭活减少导致的毛细血管扩张,常见于面颈部及上胸部。压迫中心点可见辐射状血管消失,是肝病特征性表现之一。
7、肝掌:
大小鱼际肌处皮肤片状充血,加压后褪色,与血管活性物质代谢异常相关。部分患者可伴随指端杵状变,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
8、黄疸:
巩膜和皮肤黄染提示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尿色加深如浓茶。需鉴别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结合尿胆原检测判断。
9、下肢水肿:
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呈凹陷性水肿,从踝部向上蔓延。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正常,与肾病性水肿需鉴别。
10、牙龈出血: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轻微创伤即出血不止。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是敏感指标,刷牙应选用软毛牙刷。
肝硬化早期患者需保证每日90-100g优质蛋白摄入,以鱼类、蛋清为主;限制钠盐在2-4g/日;禁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每周3-5次30分钟有氧运动改善代谢;定期监测肝弹性检测、腹部超声和血氨水平。出现呕血、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