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肠内营养混悬液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2025-05-25

167次浏览

肠内营养混悬液使用需注意成分耐受性、输注速度、温度控制、管道清洁及禁忌症评估。主要关注点包括过敏风险、胃肠道反应、感染预防、代谢监测和特殊疾病禁忌。

功能主治: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袋(3克),一日3次。儿童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1~2岁每日1~2袋,分3次服;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开)中混匀快速服完,治疗急性腹泻时首次剂量应加倍。

1、成分耐受性:

需核对患者对蛋白质如乳清蛋白、碳水化合物麦芽糊精、脂肪大豆油等成分的过敏史。糖尿病患应选择低糖配方,肾功能不全者需限制电解质含量。初次使用建议从半浓度开始,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过敏或不耐受表现。

2、输注速度:

初始输注速度建议20-30毫升/小时,24小时内逐步增至目标量。过快易引发腹胀、呕吐,老年或重症患者需更缓慢调整。持续泵入比间歇推注更利于吸收,夜间可适当减速但不停用。

3、温度控制:

未开封产品室温保存,开启后冷藏不超过24小时。输注前复温至37℃左右,过冷可能刺激肠痉挛。加热时避免水温超过40℃,防止蛋白质变性。冬季可采用加温器维持管路温度。

4、管道清洁:

每4小时用30毫升温水冲洗喂养管,输注前后各冲洗1次。黏稠配方需增加冲洗频次,避免堵管。持续输注时每8小时更换输液袋和管路,接头处每日酒精消毒。出现沉淀或分层立即停用。

3、禁忌症评估:

肠梗阻、严重消化道出血、休克患者绝对禁忌。胰腺炎急性期、短肠综合征需医生评估后使用。高渗配方可能加重腹泻,低蛋白血症患者应选择预消化型。长期使用需监测肝酶、血糖、前白蛋白等指标。

日常护理需保持患者半卧位床头抬高30°预防反流,口腔清洁每日2-3次防止黏膜炎。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粪便性状调整纤维含量。可配合腹部按摩促进蠕动,运动障碍患者需每2小时翻身。营养师应每周评估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等营养指标,及时调整配方能量密度。家庭使用者需培训无菌操作技术,备应急用止泻药如蒙脱石散和通便药乳果糖。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