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可通过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益生菌等方式治疗。腹泻通常由肠道感染、食物不耐受、药物副作用、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原因引起。
1、肠道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是急性腹泻的常见原因,可能与进食不洁食物、接触病原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水样便、腹痛等症状。治疗需针对病原体选择药物,细菌性感染可选用诺氟沙星,病毒性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
2、食物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或麸质过敏可能导致慢性腹泻,与消化酶缺乏或免疫反应有关。回避过敏原、选择无乳糖奶粉等替代品可改善症状,必要时补充乳糖酶制剂。
3、药物副作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与肠道菌群失衡相关,广谱抗生素使用后易发生。停用致病药物后,采用布拉氏酵母菌等益生菌恢复微生态平衡,严重时需更换抗生素种类。
4、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肠病引发的腹泻与内脏高敏感性相关,常伴随腹胀、排便急迫感。调节饮食纤维摄入量,低FODMAP饮食可减轻症状,必要时使用洛哌丁胺缓解腹泻。
5、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导致的腹泻与肠道黏膜损伤有关,可能出现血便、体重下降。需长期使用美沙拉嗪控制炎症,重度活动期需采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腹泻期间需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粥、馒头等低渣食物,避免高脂高纤维饮食。适当补充含钾、钠的电解质溶液预防脱水,恢复期逐步增加酸奶、香蕉等富含益生菌和钾的食物。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发热、血便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