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功能下降可能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生育能力降低、潮热盗汗、情绪波动、骨质疏松等症状。
1、月经异常:卵巢功能下降会导致雌激素水平波动,常见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经量减少甚至闭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规则子宫出血,需通过激素六项检查和超声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2、生育力减退:卵泡数量和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受孕几率,表现为备孕困难或反复流产。抗缪勒管激素AMH检测值低于1.1ng/ml时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不足,可考虑冻卵或辅助生殖技术。
3、血管舒缩症状:雌激素缺乏引发自主神经紊乱,典型表现为面部潮红、夜间盗汗,发作时伴有心悸。症状可持续1-5分钟,每日发作次数从几次到数十次不等。
4、情绪认知障碍:约40%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倾向,伴随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分散。这与雌激素对5-羟色胺系统的调节作用减弱有关,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训练可改善症状。
5、骨代谢异常:雌激素水平降低加速骨量流失,绝经后女性每年骨密度下降约2%。腰椎和髋部骨折风险显著增加,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T值≤-2.5可诊断骨质疏松。
日常增加豆制品、深海鱼类等富含植物雌激素和ω-3脂肪酸的食物摄入,每周进行3次30分钟以上的负重运动,如快走或哑铃训练。建议35岁以上女性定期监测AMH和FSH水平,骨密度筛查应每两年进行一次。出现持续闭经或严重更年期症状时需及时就诊妇科内分泌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