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肝癌介入治疗效果怎样

2025-04-30

15727次浏览

肝癌介入治疗可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靶向药物灌注等方式治疗。肝癌通常由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暴露、酒精性肝病、代谢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1、肝动脉化疗栓塞:

通过导管向肿瘤供血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如顺铂、表柔比星、丝裂霉素和栓塞剂,阻断血流并局部释放药物。适用于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5年生存率可提升至40%,常见副作用包括发热、肝区疼痛。

2、射频消融治疗:

经皮穿刺将电极针置入肿瘤部位,高频电流产生热能灭活癌细胞。对直径≤3cm的肝癌根治率达90%,需联合增强CT或超声引导定位,可能引起胸腔积液或胆瘘。

3、微波消融技术:

利用电磁波使肿瘤组织内水分子震荡产热,消融范围较射频更广且不受炭化影响。单次治疗可覆盖5cm病灶,术后需监测肝功能,偶见出血或感染并发症。

4、放射性粒子植入:

将碘-125粒子永久植入肿瘤内部持续释放γ射线,适合门静脉癌栓患者。局部控制率约70%,需严格防护辐射,可能发生粒子移位或胃肠穿孔。

5、靶向药物灌注:

联合载药微球灌注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抗血管生成药物,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期3-6个月。需定期评估甲胎蛋白水平和影像学变化,注意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介入治疗后需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每日补充支链氨基酸制剂,限制钠盐摄入预防腹水。术后6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太极拳等柔和的康复训练。每3个月复查增强MRI和肿瘤标志物,出现呕血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乙肝患者需持续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需彻底戒酒。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