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峡炎和疱疹性咽峡炎不是同一种疾病,两者在病因、症状和治疗上存在明显差异。急性咽峡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疱疹性咽峡炎则由肠道病毒感染导致。
1、病因不同:
急性咽峡炎常见病原体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少数由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引起。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所致,属于肠道病毒属,具有高度传染性。
2、症状差异:
急性咽峡炎表现为咽部剧烈疼痛、扁桃体红肿,可见脓性渗出物,常伴高热。疱疹性咽峡炎特征为咽部出现灰白色小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多伴有流涎、拒食等表现。
3、发病人群:
急性咽峡炎好发于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冬季多见。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5岁以下幼儿,夏季和初秋为高发季节,易在托幼机构暴发流行。
4、治疗方法:
急性咽峡炎需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药物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为自限性疾病,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布洛芬退热、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止痛。
5、并发症区别:
急性咽峡炎可能引发风湿热、急性肾炎等并发症。疱疹性咽峡炎并发症较少见,但重症可能合并脑炎、心肌炎等。
预防方面需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急性期宜进食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避免刺激性食物。保证充足休息,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两种疾病均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