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情况下,宝宝出现频繁抓耳、哭闹不安或发热时需警惕中耳炎。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是婴幼儿常见疾病,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耳部疼痛、听力下降或耳道分泌物增多。
一、观察典型症状:
婴幼儿中耳炎早期可能表现为无明确原因的烦躁、夜间哭闹加剧。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摇头或用手抓挠耳朵,可能与耳内压力变化引起的疼痛有关。部分患儿伴随发热,体温可达38℃以上。若鼓膜穿孔,可见黄色或血性液体从耳道流出,此时疼痛可能暂时缓解,但需及时干预。
二、检查行为变化:
听力反应迟钝是中耳炎的重要信号。家长可观察宝宝对轻声呼唤或玩具声响的反应是否减弱。哺乳期婴儿可能出现拒食现象,因吞咽动作会加重耳部压力。睡眠时平躺可能导致耳内积液压力增加,患儿常表现为突然惊醒或拒绝卧姿。
三、区分病因类型: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与呼吸道感染相关,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分泌性中耳炎则表现为耳闷胀感而无剧烈疼痛,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过敏性体质儿童反复发作中耳炎时,需排查是否存在腺样体肥大或过敏性鼻炎等诱因。
日常护理需保持鼻腔通畅,哺乳时采取半竖立姿势避免呛奶。感冒期间可用温热毛巾敷耳周缓解不适,但禁止自行掏耳或滴药。建议定期进行儿童保健听力筛查,游泳后及时擦干外耳道。若发现耳道流脓、持续高热或颈部僵硬,应立即就医排除并发症风险。哺乳期母亲需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元素以增强婴幼儿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