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腹泻时饮食需避免刺激性食物,优先选择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主要有补充电解质、选择低脂食物、避免生冷食品、限制乳制品摄入、少量多餐等方式。
1、补充电解质:
腹泻易导致水电解质失衡,建议饮用口服补液盐或自制糖盐水500ml温水+1.75g食盐+10g白糖。苹果汁、米汤含钾钠元素,可替代补充。每小时补充100-200ml液体,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刺激肠道。
2、选择低脂食物:
脂肪会加重肠道负担,宜选用蒸煮烹调的白粥、软面条、馒头等主食。蛋白质来源推荐去皮鸡肉、嫩豆腐等低脂食材。急性期暂禁坚果、肥肉等高脂食物,症状缓解后逐步添加橄榄油等健康脂肪。
3、避免生冷食品:
生鱼片、凉拌菜等可能携带致病菌,需彻底加热后食用。冰箱取出食物需复热至70℃以上,水果建议去皮蒸煮。冰品冷饮会刺激肠蠕动,可用温热的焦米汤炒黄大米煮水替代。
4、限制乳制品:
腹泻期间肠道乳糖酶活性降低,鲜奶、冰淇淋等可能加重腹胀。可选用无乳糖配方奶或发酵乳制品如酸奶,每次摄入不超过150ml。钙质可通过豆腐、绿叶菜等非乳制品补充。
5、少量多餐:
每餐控制在平日1/2食量,每日5-6餐减轻肠道压力。进食时充分咀嚼,餐后保持坐姿30分钟。初期尝试米油米汤表层浓稠部分,逐步过渡到软烂食物。记录饮食反应,剔除诱发症状的个体敏感食物。
孕妇腹泻期间需监测胎动变化,若出现持续24小时未缓解、便血、发热超过38℃或每小时水样便3次以上,应立即就医。日常可准备熟香蕉、蒸苹果等富含果胶的止泻食物,避免空腹饮用咖啡或浓茶。烹饪器具需生熟分开,食材充分洗净,冰箱定期消毒。保持腹部保暖,如厕后使用温水清洁,预防肛周皮肤破损。症状缓解后2周内仍应保持饮食清淡,逐步恢复常规膳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