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失眠可以短期使用安眠药,但需严格遵医嘱。年龄增长导致药物代谢减慢,长期服用可能增加跌倒、认知障碍等风险。
一、安眠药使用的注意事项: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艾司唑仑等适用于短期缓解失眠,但可能引起次日嗜睡或肌肉松弛。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右佐匹克隆、唑吡坦选择性作用于睡眠中枢,副作用相对较小。使用期间需定期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避免突然停药引发戒断反应。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建立固定作息时间,午休不超过30分钟。睡前温水泡脚或听轻音乐有助于放松。卧室保持黑暗、安静,温度控制在20-24℃。限制晚间液体摄入以减少夜尿,晚餐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三、需排查的病理因素:
失眠可能与慢性疼痛、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夜尿频繁、不宁腿综合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片段化。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也常伴随睡眠障碍,需通过多导睡眠监测等检查明确病因。
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太极拳或散步等温和运动,但避免睡前3小时剧烈活动。饮食可增加小米、葵花籽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晚餐适量食用香蕉、温牛奶。保持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选择高度适宜的枕头。若失眠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情绪低落、日间功能下降,应及时到神经内科或睡眠专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