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患者需根据病因和病情选择药物,常用药物包括镇咳药、镇痛药和抗生素三类。
1、镇咳药:
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中枢性镇咳药可缓解刺激性干咳,减少胸腔压力波动。气胸患者若存在剧烈咳嗽可能加重肺漏气,短期使用镇咳药物有助于病情稳定。需注意痰多者禁用强力镇咳药物。
2、镇痛药: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胸膜刺激性疼痛。对于张力性气胸或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患者,适当镇痛能改善呼吸功能。严重疼痛可考虑曲马多等弱阿片类药物,但需警惕呼吸抑制风险。
3、抗生素:
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广谱抗生素适用于创伤性或医源性气胸的感染预防。自发性气胸若无明确感染证据通常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存在慢性肺部疾病者需个体化评估。
4、支气管扩张剂:
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药物可用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气胸患者,通过缓解支气管痉挛降低气道压力。但单纯自发性气胸不推荐常规使用,可能增加肺大疱破裂风险。
5、其他辅助用药:
存在低氧血症者可短期氧疗,焦虑患者可酌情使用低剂量镇静药物。营养不良者需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胸膜修复,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循医嘱。
气胸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咳嗽和屏气动作。恢复期逐步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减少胸腔压力。戒烟至少3个月,避免剧烈运动和乘坐飞机。定期复查胸片监测肺复张情况,若出现呼吸急促、胸痛加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