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可通过外用抗菌药物、调节皮脂分泌、抗炎治疗、物理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改善。痤疮可能与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毛囊角化异常、激素水平波动、饮食刺激、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
功能主治:本品为局部外用抗生素,适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不超过10厘米*10厘米面积的浅表性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
用法用量:本品应外用,局部涂于患处。必要时,患处可用辅料包扎或敷盖,每日3次,5天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一疗程。
1、抗菌治疗:
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抑菌乳膏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可抑制细菌繁殖。这类药物需连续使用4-8周,适用于红色炎性丘疹或脓疱型痤疮。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皮肤干燥或耐药性。
2、控油调节:
雄激素刺激皮脂腺过度分泌是诱因,含锌制剂如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可减少油脂。外用维A酸类药物如阿达帕林凝胶能调节毛囊角化,需夜间避光使用。每周2-3次硫磺皂清洁可辅助控油,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
3、抗炎处理:
炎症反应导致红肿疼痛,短期使用弱效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急性炎症。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口服减轻疼痛。冷敷或绿茶提取物敷贴能降低局部温度,改善毛细血管扩张。
4、物理干预:
中重度痤疮可采用红蓝光照射杀灭细菌,光动力疗法适合顽固性结节。粉刺挤压需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自行处理导致瘢痕。果酸换肤能促进角质代谢,每月1次治疗需配合严格防晒。
5、日常管理:
限制高糖高脂饮食如奶茶、巧克力,增加维生素A含量高的胡萝卜、菠菜摄入。规律作息保证23点前入睡,压力大时通过冥想缓解。选择无油配方的护肤品,避免含酒精的收敛水刺激皮肤。
痤疮护理需综合多种手段,轻度痤疮优先选择含水杨酸的洁面产品,配合每周1-2次黏土面膜吸附油脂。有氧运动如慢跑可促进代谢,但需及时清洁汗液。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或出现囊肿结节,需皮肤科就诊进行系统治疗。妊娠期痤疮避免使用维A酸类药物,哺乳期慎用抗生素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