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手术方法需根据肿瘤分期、位置及患者整体状况选择个体化方案,主要包括根治性切除术、姑息性切除术两大类。早期胃癌可考虑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腹腔镜手术,进展期胃癌常需开腹手术联合淋巴结清扫。
1、内镜下切除:适用于黏膜内癌T1a期无淋巴结转移者,通过胃镜引导下切除病变黏膜层。操作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需定期胃镜复查监测复发。常见术式包括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2、腹腔镜手术:针对T1-T3期肿瘤,通过腹部小切口完成胃部分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出血少、疼痛轻的优势。需注意术中转为开腹手术的可能性,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瘘等并发症。
3、远端胃切除术:适用于胃窦部或胃体下部肿瘤,切除胃远端2/3后重建消化道。需同步清扫第1、3、4、5、6、7、8、9组淋巴结,术后可能发生倾倒综合征,需少量多餐饮食调节。
4、全胃切除术:针对胃上部癌或弥漫型胃癌,完整切除胃体并清扫周围淋巴结。消化道重建采用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后需长期补充维生素B12,定期监测营养指标预防贫血和骨质疏松。
5、联合脏器切除:晚期肿瘤侵犯邻近器官时,需联合切除部分胰腺、脾脏或横结肠等。手术风险显著增加,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后可能需辅助放化疗。
胃癌术后需坚持高蛋白、低糖、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每日分6-8次进食,避免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康复期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术后3个月避免负重劳动。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胸腹CT及胃镜,术后5年内每3-6个月随访一次。出现呕血、持续腹痛或体重骤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