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可通过肛门视诊、直肠指检、肛门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诊断。痔疮通常由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腹压增高、静脉曲张、肛垫下移等原因引起。
1、肛门视诊:观察肛周皮肤有无红肿、外痔脱出或血栓形成。患者可取膝胸位或侧卧位,医生通过肉眼直接检查肛门外观,外痔表现为肛缘皮下紫暗色肿物,内痔脱出可见黏膜充血糜烂。居家可对镜自查,发现异常突起需就医确认。
2、直肠指检:医生戴手套涂抹润滑剂后,食指伸入肛门触诊。可触及内痔团块及判断脱垂程度,同时排除直肠肿瘤。检查时患者需放松肛门,指检能发现70%以上的直肠下端病变,是基础筛查手段。
3、肛门镜检查:使用一次性肛门镜撑开肛管观察。镜检能清晰显示齿状线附近内痔大小和位置,明确有无出血点或溃疡。检查前需排空粪便,镜检过程约3-5分钟,轻度胀痛感属于正常反应。
4、结肠镜检查:对于反复出血或高龄患者,需行结肠镜排除肠道肿瘤。检查前需服用清肠剂,镜下可观察全结肠黏膜状况,同时进行活检或止血处理。该检查能鉴别痔疮与直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等疾病。
5、影像学检查:超声多普勒可评估痔核血流情况,CT三维重建用于复杂痔疮术前评估。这些检查适用于疑似合并肛瘘、脓肿的病例,能清晰显示血管走行和周围组织关系。
日常保持每日2000ml饮水量,摄入燕麦、火龙果等高纤维食物促进排便。避免连续久坐超过2小时,建议每小时做5分钟提肛运动。便后使用温水清洗肛门,急性期可用芒硝坐浴缓解肿胀。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痔核嵌顿需立即就诊,必要时考虑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或血栓剥离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