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65岁主动脉硬化正常吗

2025-05-11

154次浏览

65岁主动脉硬化属于常见现象,但需结合具体程度评估是否正常。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自然下降,动脉壁逐渐增厚属于生理性改变。

一、生理性改变与病理性硬化的区别:

生理性动脉硬化表现为血管弹性轻度下降,通常不影响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可见内膜轻度增厚<1.2mm,无斑块形成。此类情况在65岁人群中发生率超过60%,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延缓进展。病理性硬化则伴随明显斑块尤以低回声斑块为著、钙化灶或管腔狭窄,需通过颈动脉超声、冠脉CTA等检查确诊。

二、动脉硬化的干预措施:

对于生理性改变,建议每日摄入深海鱼类如三文鱼200克、坚果30克,补充ω-3脂肪酸。每周进行5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维持收缩压<140mmHg。若合并高脂血症,可考虑使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脂药物。病理性硬化患者需定期监测血脂四项,必要时行血管造影评估狭窄程度。

动脉硬化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每半年复查颈动脉超声与踝肱指数。饮食上严格控制反式脂肪酸摄入,避免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建议每周练习3次以上。夜间睡眠保持7小时以上,打鼾严重者需筛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诱发血管痉挛。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