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腹腔镜手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活动管理、饮食调整、症状监测和复查随访五方面事项。
1、伤口护理:
术后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腹腔镜切口虽小,仍需避免沾水3-5天,淋浴时可使用防水敷贴。发现伤口发热、疼痛加剧或异常分泌物时需及时就医。拆线前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张力增加。
2、活动管理:
术后24小时内需卧床休息,之后可逐步进行床边活动。一周内避免提重物超过3公斤和腹部用力动作,防止腹压增高影响伤口愈合。两周后可恢复轻体力活动,但需根据个体恢复情况调整运动强度。
3、饮食调整:
麻醉清醒后先尝试少量温水,无呕吐再过渡到流质饮食。术后3天内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逐步增加鸡蛋羹、鱼肉等易消化蛋白质。避免豆类、奶制品等产气食物,减少腹胀发生。出院后保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促进组织修复。
4、症状监测:
关注体温变化,术后3天内低热属正常现象,超过38℃需警惕感染。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异常大量出血或排出物有异味应及时就诊。肩部放射痛可能为腹腔残留气体刺激膈神经,通常2-3天自行缓解。
5、复查随访:
按医嘱定期返院复查,妇科检查评估盆腔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复查B超观察子宫及附件状态,必要时检测炎症指标。根据手术类型如肌瘤剔除、粘连分离等制定个性化随访计划,避孕时间需遵医嘱执行。
术后恢复期应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量不低于60克,可选择鱼肉、鸡胸肉及大豆制品。适当补充维生素C如猕猴桃、鲜枣和锌元素牡蛎、南瓜子促进伤口愈合。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但需分次少量饮用。6周内避免游泳、瑜伽等可能增加盆腔压力的运动,建议从散步开始逐步恢复运动量,以微微出汗为度。睡眠时选择侧卧姿势可减轻腹部张力,使用护腰枕辅助保持舒适体位。心理上需认识到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多数患者2-3周可恢复日常生活,避免过度焦虑影响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