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血液病是怎么回事

2025-04-17

203次浏览

血液病可能由遗传因素、免疫异常、感染、化学物质暴露、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输血支持、骨髓移植、免疫调节、对症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部分血液病如地中海贫血、血友病与基因突变有关。这类疾病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治疗以替代疗法为主,例如血友病患者定期输注凝血因子,地中海贫血患者依赖输血祛铁治疗。避免近亲婚配可降低遗传风险。

2、免疫异常: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与免疫功能紊乱相关。可能与EB病毒感染、药物过敏等因素有关,典型表现为皮肤瘀斑、乏力。常用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

3、感染因素:EB病毒、HIV等病原体可直接破坏造血系统。病毒性肝炎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抗病毒治疗联合造血生长因子注射可改善症状,严重者需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4、化学暴露:长期接触苯类化合物、放射线会损伤骨髓造血功能。这类患者易发展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随持续发热、感染倾向。治疗需远离致病源,采用去甲基化药物如阿扎胞苷,或进行allo-HSCT移植。

5、骨髓病变: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源于造血细胞恶变。疾病进展可能出现骨痛、肝脾肿大,通过流式细胞术、骨髓活检确诊。治疗方案含化疗药物阿糖胞苷、柔红霉素、靶向治疗伊马替尼及CAR-T细胞免疫疗法。

血液病患者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含铁叶酸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化疗期间注意口腔护理,预防感染,出现持续发热或皮下出血应及时血液科就诊。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