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膜复杂增生可通过孕激素类药物、促排卵药物、避孕药、中药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子宫内膜炎症、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异常子宫出血等症状。
1、孕激素治疗:孕激素类药物如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醋酸甲羟孕酮可对抗雌激素作用,促使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并脱落。周期性用药模拟生理周期,适用于无排卵性出血患者。需连续用药3-6个月经周期,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
2、促排卵药物:氯米芬、来曲唑等促排卵药物适用于合并排卵障碍的患者。通过恢复正常排卵功能调节激素水平,减少子宫内膜长期受单一雌激素刺激的风险。使用期间需配合超声监测卵泡发育,避免多胎妊娠风险。
3、短效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复合避孕药能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创造人工周期。适合需要避孕且无血栓高危因素的育龄女性,可规律撤退性出血,改善子宫内膜增生状态。
4、中药调理:桂枝茯苓丸、丹栀逍遥散等中药方剂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功效。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者可配合针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需连续调理3个月以上,经期停用活血类药物。
5、手术治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非典型增生者。重度病例需考虑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确诊可排除恶变风险。术后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定期随访激素水平。
日常饮食宜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羽衣甘蓝,其含有的吲哚-3-甲醇有助于雌激素代谢。限制高脂肪饮食及酒精摄入,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肥胖患者减轻体重5%-10%可显著改善内分泌环境。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或经期延长超过10天应及时复查宫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