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正常也可能患有青光眼,临床上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这类患者眼压测量值在正常范围内,但视神经仍出现特征性损伤。
1、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与视神经对眼压耐受性降低有关。部分患者存在视神经血流灌注不足、自身免疫异常或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导致即使眼压未超标,视神经纤维层仍逐渐受损。这类患者常伴有低血压、偏头痛或雷诺综合征等全身血管调节异常疾病。
2、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确诊需结合眼底检查显示特征性视盘凹陷扩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以及视野检查发现与青光眼相符的视野缺损。需排除颅内占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其他可能导致视神经萎缩的疾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定量评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角膜厚度测量有助于校正眼压值判断。
3、治疗与监测方案:
治疗目标是将基础眼压进一步降低20%-30%,常用前列腺素类滴眼液改善房水引流。对于血管因素明显的患者,需改善微循环并控制血管危险因素。每3-6个月需复查视野和视神经结构检查,合并高血压患者需注意避免夜间血压过度下降。建议保持适度有氧运动,避免摄入过量咖啡因。
日常需注意避免长时间低头、用力屏气等可能升高眼压的动作,建议采用富含花青素的深色浆果、深海鱼类等有助于微循环的饮食。定期眼科随访监测视功能变化至关重要,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需同步治疗。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可改善眼部血流,阅读时保证充足光照并每20分钟远眺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