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抑郁症最怕5个征兆

2025-04-23

289次浏览

老年人可通过改善居家环境、规律运动锻炼、合理用药管理、定期视力检查、使用辅助器具等方式避免跌倒。跌倒通常由肌肉力量下降、平衡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视力障碍、环境危险因素等原因引起。

1、改善环境:

居家环境改造是预防跌倒的基础措施。移除地面电线、地毯边缘等绊脚物,浴室加装防滑垫和扶手,保持通道光线充足。卧室到卫生间路径安装夜灯,座椅和床高度以坐下时膝关节呈90度为。门槛高度不宜超过2厘米,建议使用防滑地砖。

2、增强肌力:

每周进行3次抗阻训练可提升下肢力量,如坐位抬腿、扶椅深蹲、弹力带训练等。太极拳和八段锦能改善平衡能力,每次练习30分钟。水中运动对关节负担小,适合膝关节疼痛者。建议从每天10分钟步行开始,逐步增加至6000步。

3、药物管理:

镇静安眠药、降压药、抗抑郁药可能增加跌倒风险。服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后起床需有人搀扶,利尿剂使用后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建议将每日用药时间调整为上午,避免夜间如厕跌倒。定期复查用药方案,必要时调整剂量。

4、视力矫正:

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会显著增加跌倒概率。每年进行1次视力检查,及时更换合适度数的老花镜。避免使用渐变镜片,双光眼镜可能影响深度判断。室内避免强光直射,夜间起床先开灯适应3分钟。黄斑变性患者需进行定向训练。

5、辅助器具:

根据行动能力选择四脚拐杖、助行器或轮椅,拐杖高度应达腕横纹处。穿戴防滑鞋底、包跟设计的鞋子,避免穿拖鞋外出。髋部保护器可降低骨折风险,智能跌倒监测仪能自动报警。浴室使用沐浴椅,楼梯安装双侧扶手。

每日保证500毫升牛奶或等效钙摄入,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进行单腿站立等平衡训练时需有人保护,雨天避免外出。衣裤长度不宜过长,选择有弹性腰带的裤子。建立防跌倒家庭应急预案,将紧急联系人电话设置为快捷拨号。社区可组织防跌倒知识讲座,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评估。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