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属于异常妊娠状态,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需与正常妊娠严格区分。
1、定义差异:
正常妊娠指受精卵在子宫内膜着床,而异位妊娠多发生于输卵管占95%,少数见于卵巢、腹腔或宫颈。输卵管妊娠可能导致管壁破裂出血,属于妇产科急症。两者HCG检测虽均呈阳性,但胚胎存活率与母体风险存在本质区别。
2、临床表现:
异位妊娠早期症状与早孕相似,如停经、乳房胀痛。随着胚胎生长,典型表现为单侧下腹撕裂样疼痛、阴道不规则出血,严重者出现晕厥休克。超声检查可见宫腔内无妊娠囊,输卵管区域存在异常包块或游离液体。
3、高危因素: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导致输卵管粘连、既往宫外孕史、输卵管手术史均增加风险。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者发生率可达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输卵管蠕动异常也易诱发。避孕失败后使用紧急避孕药者需特别警惕。
4、诊断方法:
血HCG动态监测增长缓慢,48小时增幅不足50%提示异常。经阴道超声联合孕酮检测准确率达90%,可疑病例需行后穹窿穿刺。腹腔镜检查既是诊断金标准,也可同步进行手术治疗。
5、处理原则:
未破裂型可采用甲氨蝶呤药物保守治疗,适应症包括HCG<2000IU/L、包块直径<4cm。破裂大出血需立即手术,术式包括输卵管切除术或切开取胚术。术后需监测HCG至正常,避孕3-6个月后再计划妊娠。
异位妊娠后需加强营养摄入,重点补充铁剂和优质蛋白纠正贫血。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6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再次妊娠前建议行输卵管造影评估,日常注意生殖道卫生,减少人工流产操作。出现停经后应及早就诊排除宫外孕,规律产检可降低妊娠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