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用药需根据症状选择,常见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镇咳药和祛痰药。
1. 解热镇痛药:
针对发热、头痛或肌肉酸痛症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这类药物能有效缓解不适,但需注意避免与其他含相同成分的药物叠加使用,防止过量。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多数人群,但肝功能不全者需谨慎;布洛芬可能对胃肠道有刺激,胃病患者应避免空腹服用。
2. 抗组胺药:
如氯苯那敏或西替利嗪,适用于缓解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第一代抗组胺药可能引起嗜睡,建议夜间服用;第二代药物嗜睡副作用较轻,但需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长期使用可能降低效果,建议症状缓解后停用。
3. 镇咳药与祛痰药:
干咳可选用右美沙芬,痰多则建议使用氨溴索或乙酰半胱氨酸。右美沙芬通过抑制咳嗽中枢起效,但痰多时禁用;祛痰药能稀释痰液促进排出,服用期间需多饮水。避免同时使用镇咳药和祛痰药,以免痰液滞留。
感冒期间需保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可饮用温蜂蜜水缓解咽干。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粥类、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控制在50%左右。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高热、脓痰等需及时就医。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