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治疗新生儿黄疸有哪些药物

2025-04-24

342次浏览

小儿感冒退热糖浆属于复合型退热药物,主要成分包含对乙酰氨基酚、人工牛黄、板蓝根等,兼具解热镇痛和抗病毒作用。其退烧效果与单一成分退热药存在差异,需结合发热原因选择使用。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有退黄疸和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湿热毒邪内蕴所致急性、迁延性、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Ⅰ型)。也可用于其他型重症肝炎的综合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对乙酰氨基酚作为核心退热成分,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人工牛黄具有抗炎镇静作用,板蓝根提取物辅助抑制病毒复制。三种成分协同作用,比单一退热药多出抗病毒功能。

适用于38.5℃以下低热伴感冒症状的儿童。当发热由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时,复合配方比单纯退热药更对症。持续高热或不明原因发热需改用布洛芬等强效退热药。

退热起效时间约30-60分钟,持续4-6小时。对比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退热幅度较温和,更适合胃肠敏感儿童。但解热效果弱于布洛芬制剂,不推荐用于39℃以上高热。

不可与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其他药物联用,避免过量中毒。蚕豆病患儿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服药期间需监测体温变化,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

对单纯退热需求,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栓剂或布洛芬口服液。伴有鼻塞咳嗽时,可配合生理盐水喷鼻或蜂蜜止咳。中药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可作为辅助。

儿童发热期间需保持每日1500ml饮水,选择小米粥、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持续12小时或出现嗜睡、抽搐时需急诊处理。退热药物使用同时应进行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注意监测体温变化曲线。用药3天无效或热峰上升需重新评估病因,避免盲目更换退热药。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