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皮肤病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2025-04-23

265次浏览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但可累及全身器官,具有传染性且需规范治疗。

结核分枝杆菌属于抗酸杆菌,生长缓慢且对干燥环境抵抗力强。该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人体内可长期潜伏,当免疫力下降时激活发病。菌体脂质含量高导致其难以被免疫系统彻底清除。

功能主治:本品为局部外用抗菌药物,适用于敏感细菌,尤其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毛囊炎、疖肿等原发性皮肤感染。

用法用量:取适量软膏涂一薄层于患处,每日3次,5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一疗程,但不超过10天,需要时可用敷料包扎或覆盖。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患者咳嗽排出的飞沫核直径1-5微米时可悬浮于空气数小时。密切接触者吸入后可能感染,消化道和皮肤接触传播罕见。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会显著增加传播风险。

特征性病变为结核结节形成,中心呈干酪样坏死,周围环绕上皮样细胞和朗格汉斯巨细胞。肺部原发感染多发生于上叶尖后段,可形成空洞病灶。钙化灶提示既往感染但非活动期。

肺结核典型症状包括午后低热、夜间盗汗、持续咳嗽超过两周。肺外结核表现因受累器官而异,淋巴结结核可见颈部包块,结核性脑膜炎出现头痛呕吐。部分感染者可长期无症状。

痰涂片抗酸染色检出细菌是确诊依据,结核菌素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辅助诊断。胸部X线显示上肺野浸润影伴空洞具有特征性,分子生物学检测能快速鉴定菌种耐药性。

结核病患者需保证高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服用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定期复查肝肾功能。接触者应进行PPD筛查,保持居室通风换气每日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出现持续咳嗽伴体重下降应及时到传染病专科医院就诊,痰菌阳性者需隔离治疗直至连续两次痰检阴性。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