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羊膜炎可通过保持个人卫生、定期产检、避免高危行为、控制感染风险、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等方式预防。绒毛膜羊膜炎通常由细菌上行感染、胎膜早破、宫颈机能不全、生殖道炎症、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个人卫生:
孕期需每日清洁外阴,使用温水或温和无香型洗液,避免阴道冲洗破坏菌群平衡。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使用公共浴池、坐便器,减少病原体接触机会。
2、定期产检:
妊娠期应按时完成B族链球菌筛查、阴道分泌物检测等产前检查项目。孕20周后每4周监测宫颈长度,发现宫颈缩短或扩张时及时干预。通过胎心监护和超声评估胎儿状况,识别早期感染迹象。
3、规避高危行为:
禁止孕期无保护性行为,防止病原体通过性接触传播。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负重劳动,减少腹压增加导致的胎膜早破风险。戒烟戒酒,维持合理体重,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概率。
4、感染控制:
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牙周疾病等慢性炎症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下腹坠痛等症状。出现感冒、腹泻等急性感染时需及时就医,避免病原体血行传播。控制血糖血压水平,减少机体易感性。
5、炎症治疗:
可能与细菌性阴道病、衣原体感染等生殖道炎症有关,通常表现为分泌物异常、瘙痒等症状。确诊后按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抗生素,完成全程治疗。禁止自行使用阴道栓剂或抗生素。
日常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摄入,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ml。适度进行孕期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久坐不动。出现阴道流血、宫缩频繁、胎动异常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妊娠期任何感染症状都不应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