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血管造影可通过术前准备、饮食调整、药物管理、术后观察、并发症预防等方式确保检查安全。检查前后需注意荧光素钠过敏风险、瞳孔散大程度、眼底出血等特殊状况。
1、术前准备:
检查前需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测,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告知医生青光眼病史及药物过敏史,散瞳前测量眼压。停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3天,避免服用利福平等影响肝脏代谢的药物。
2、饮食调整:
检查前4小时禁食固体食物,2小时前可饮用清水。避免高脂饮食影响荧光素钠代谢,忌食海鲜等易致敏食物。糖尿病患者需提前监测血糖,准备糖果预防低血糖发作。
3、药物管理:
高血压患者需正常服用降压药,避免检查时血压波动。哮喘患者应随身携带沙丁胺醇气雾剂。造影后24小时内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防止与造影剂产生肾毒性协同作用。
4、术后观察:
检查后留观30分钟监测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瘙痒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瞳孔散大状态持续4-6小时,外出佩戴墨镜防强光刺激。尿液呈橘黄色属正常现象,需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
5、并发症预防:
罕见情况下可能出现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检查室需配备肾上腺素注射液。糖尿病患者警惕黄斑水肿加重,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肾功能不全者造影后48小时复查肌酐值。
检查后24小时内保持每日饮水2000ml以上,推荐饮用椰子水、淡绿茶等利尿饮品。两周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蓝莓、胡萝卜等富含花青素的护眼食物。恢复期避免游泳、潜水等可能引发眼压波动的运动,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锻炼。出现视物变形或持续眼痛需立即复诊,建议三个月内避免重复进行造影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