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新生儿脓毒症是怎么引起的

2025-04-11

168次浏览

新生儿脓毒症可能由产前感染、产时感染、皮肤黏膜破损、免疫功能缺陷、医源性操作等因素引起。该病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免疫支持、生命体征监测、感染源控制、液体复苏等方式干预。

1、产前感染:母亲妊娠期存在B族链球菌感染、梅毒、TORCH病毒感染等,病原体经胎盘垂直传播导致胎儿感染。需在分娩前对高危孕妇进行筛查,阳性者预防性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新生儿出生后需采集血培养明确病原体,经验性选用氨苄西林联合庆大霉素治疗。

2、产时感染:胎膜早破超过18小时、产程延长或产科操作不当,使新生儿接触产道内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等致病菌。对于胎膜早破孕妇应监测体温和血象,新生儿出现呼吸急促、体温不稳定时需立即进行腰椎穿刺排除脑膜炎。

3、皮肤黏膜破损:脐带残端护理不当、新生儿痤疮继发感染、肛周脓肿等局部病灶可能发展为全身感染。每日需用75%酒精消毒脐部直至脱落,皮肤脓疱可外涂莫匹罗星软膏,深部脓肿需外科切开引流。

4、免疫功能缺陷:早产儿IgG水平低下、中性粒细胞功能不足等免疫缺陷易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母乳喂养提供分泌型IgA,重症患儿需入住层流病房隔离。

5、医源性操作: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作可能带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医院感染病原体。所有操作需严格无菌技术,导管留置时间不超过7天,出现导管相关感染时需拔除导管并送培养。

新生儿脓毒症护理需维持适宜环境温度,喂养选择强化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每日监测体重、尿量及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出现喂养不耐受时可改为少量多次喂养。康复期可进行抚触刺激和被动运动,定期随访听力视力及神经发育情况。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