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结核可分为子宫内膜结核、输卵管结核、卵巢结核、宫颈结核和外阴结核五种类型。
子宫内膜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经血行播散至子宫内膜。患者常出现月经量减少、闭经或不孕症状。诊断需依靠子宫内膜活检发现干酪样坏死或结核结节。治疗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联合抗结核方案。
输卵管结核是最常见的生殖器结核类型,约占85%。结核杆菌通过淋巴或血行播散至输卵管,导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患者表现为下腹隐痛、不孕,可能伴有低热、盗汗。输卵管造影可见"串珠样"改变,治疗需规范抗结核6-9个月。
卵巢结核多由输卵管结核直接蔓延所致,形成结核性卵巢炎。临床表现为盆腔包块、月经紊乱,可能伴有CA125升高。超声检查可见卵巢增大伴钙化灶,确诊需腹腔镜活检。治疗采用标准抗结核方案,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灶。
宫颈结核较为罕见,表现为宫颈糜烂、接触性出血,易与宫颈癌混淆。阴道镜检查可见溃疡或菜花样增生,确诊需病理检查发现朗格汉斯巨细胞。治疗以全身抗结核为主,局部可辅以链霉素溶液冲洗。
外阴结核最为少见,多表现为慢性溃疡或结节,边界清楚但久治不愈。患者可有局部疼痛或瘙痒,需与梅毒、肿瘤鉴别。病理检查发现干酪样坏死可确诊,治疗需延长抗结核疗程至12个月。
生殖器结核患者应保证充足营养,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肉、豆制品,适当补充维生素A、D。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瑜伽等温和锻炼方式。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盆浴和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完成全程治疗后仍需随访2年,监测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