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烂腿慢性下肢静脉溃疡通常由静脉功能不全、血液循环障碍、皮肤感染、外伤未愈及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
1、静脉功能不全:
下肢静脉瓣膜功能减退或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导致血液回流受阻,静脉高压持续作用于皮肤微循环。长期静脉淤血使局部组织缺氧、营养不良,最终引发皮肤破溃。早期可通过弹力袜压迫治疗,严重者需行静脉腔内射频消融术。
2、血液循环障碍:
动脉硬化闭塞症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会造成下肢供血不足,组织修复能力下降。缺血状态下轻微外伤即可发展为难以愈合的溃疡,常伴有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需通过血管造影评估后选择扩血管药物或血管重建手术。
3、皮肤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反复感染会破坏皮肤屏障,细菌生物膜形成导致伤口迁延不愈。表现为溃疡边缘红肿、脓性分泌物,可能伴随淋巴管炎。需进行创面细菌培养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同时配合创面清创换药。
4、外伤未愈:
下肢烫伤、割伤等急性创伤若处理不当,合并营养不良或免疫功能低下时易转为慢性溃疡。伤口长期暴露易继发感染,形成边缘隆起的火山口样病变。需彻底清创并采用湿性愈合敷料,必要时行皮瓣移植。
5、基础疾病:
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系统性疾病会通过多种机制影响伤口愈合。糖尿病足溃疡多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痛觉迟钝导致损伤加重;自身免疫性疾病则可能引发血管炎性改变。需严格控制原发病,联合多学科诊疗。
慢性下肢溃疡患者需每日抬高患肢20分钟促进静脉回流,选择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制品加速组织修复。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时使用医用减压鞋垫。创面护理建议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禁用刺激性消毒剂。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冬季注意下肢保暖改善微循环。若溃疡面积扩大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创面细菌培养和血管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