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可通过外用抗生素软膏、口服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糖皮质激素软膏和免疫调节药物等方式治疗。毛囊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力下降和局部刺激等原因引起。
1、外用抗生素软膏:
细菌性毛囊炎首选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可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使用前需清洁患处,避免与其他外用药物混用,孕妇及过敏体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口服抗生素:
顽固性感染需口服头孢氨苄或多西环素等广谱抗生素,疗程通常5-7天。需注意胃肠道反应和光敏性等副作用,肝功能异常者应调整剂量,用药期间禁止饮酒。
3、抗真菌药物:
马拉色菌导致的毛囊炎需使用酮康唑洗剂或口服伊曲康唑。表现为头皮、胸背部的红色丘疹伴瘙痒,治疗期间需保持患处干燥,避免使用油脂类护肤品。
4、糖皮质激素软膏:
合并严重炎症反应时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软膏,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糖尿病患者慎用,面部及皮肤薄嫩部位需降低浓度,突然停药可能引起反跳现象。
5、免疫调节药物:
复发性毛囊炎患者可考虑匹多莫德等免疫增强剂,适用于糖尿病、HIV感染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需配合血常规监测,治疗周期通常3个月以上。
毛囊炎患者日常应选择棉质透气衣物,避免搔抓和剃须刺激。饮食减少高糖高脂摄入,增加维生素A、锌元素补充。头皮毛囊炎建议使用含吡啶硫酮锌的药用洗发水,每周2-3次。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优先控制血糖,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排查深部感染可能。恢复期可进行快走、游泳等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需避免汗液长时间滞留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