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附睾炎好发于性生活活跃的年轻男性、泌尿系统疾病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免疫力低下人群及从事久坐职业者。主要有性生活频繁、尿路感染、器械操作、免疫缺陷、局部压迫五个高危因素。
1、性生活频繁:
20-35岁性活跃期男性发病率最高,频繁性交或性交中断可能造成尿液反流至输精管。细菌通过逆行感染引发附睾炎症,常见病原体包括衣原体、淋球菌等性传播微生物。这类患者多伴随尿道分泌物增多等泌尿生殖道感染症状。
2、尿路感染:
前列腺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易继发附睾感染。细菌经输精管蔓延至附睾,大肠杆菌是最常见致病菌。这类患者往往先出现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随后出现阴囊胀痛等典型表现。
3、器械操作:
接受尿道插管、膀胱镜等侵入性操作的人群感染风险增加3-5倍。医疗器械可能将尿道内细菌带入生殖系统,术后72小时内突发阴囊肿痛需警惕。长期留置导尿管者更易出现反复感染。
4、免疫缺陷:
糖尿病、HIV感染者等免疫功能低下群体防御能力减弱。普通细菌可能引起严重感染,临床表现更复杂,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这类患者容易发展为附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5、局部压迫:
司机、程序员等久坐职业者因会阴部持续受压,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附睾组织缺氧使抗菌能力下降,轻微感染即可诱发炎症。这类患者发病前常有长时间骑自行车或久坐史。
预防急性附睾炎需保持适度性生活频率,性交后及时排尿冲洗尿道;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应规范治疗原发病;导尿操作需严格无菌;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久坐人群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日常可食用番茄、西兰花等抗氧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出现阴囊红肿热痛需立即就医,急性期卧床休息并用阴囊托抬高患处,恢复期可进行温水坐浴促进炎症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