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怎么得的

2025-04-11

156次浏览

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由尿路感染逆行传播、性生活不洁、长期憋尿、免疫力低下、前列腺结石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温水坐浴、规律排精、避免久坐、饮食调节等方式缓解。

1、尿路感染:致病菌经尿道逆行感染前列腺是主要途径,大肠杆菌占80%以上。急性期需选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等穿透前列腺包膜能力强的抗生素,配合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冲刷尿道。

2、性行为因素:无保护性交可能传播淋球菌、衣原体等病原体。建议固定性伴侣并使用避孕套,射精后排尿有助于清除尿道细菌。慢性感染者需避免频繁性刺激导致前列腺充血。

3、排尿习惯:长期憋尿使尿液反流至前列腺导管。建立每2-3小时排尿习惯,夜间饮水量控制在300ml以内。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排尿控制力,但急性期做提肛运动。

4、免疫失衡:糖尿病、HIV感染等患者易反复发作。补充维生素C、锌元素增强黏膜防御,保证7小时睡眠。寒冷季节需注意会阴部保暖,避免骑自行车等压迫前列腺的运动。

5、局部病变:前列腺结石可成为细菌庇护所。超声检查发现结石者建议定期前列腺按摩,每日摄入南瓜籽30g或番茄红素10mg帮助结石溶解。合并尿道狭窄需行尿道扩张术。

患者应保持低脂高纤饮食,限制辣椒、酒精摄入,每周进行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3次。会阴部疼痛时可使用40℃温水坐浴15分钟,选择透气的纯棉内裤。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发热、血尿需及时泌尿科就诊,避免发展为前列腺脓肿。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