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性皮炎是一种因长期不当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含激素成分护肤品导致的皮肤炎症反应。该病可能由激素依赖、皮肤屏障受损、免疫抑制、微生物感染、血管异常扩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停用激素、修复屏障、抗炎治疗、调节免疫、控制感染等方式干预。
1、激素依赖:长期外用激素会抑制皮肤自身代谢功能,形成药物依赖性。突然停药可能出现反跳性红斑、灼热感等戒断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阶梯减量法逐步撤药,配合冷喷缓解急性症状。
2、屏障受损:激素会破坏角质层脂质结构,导致经皮失水率升高。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对外界刺激敏感。使用含神经酰胺、胆固醇的医学护肤品,避免过度清洁有助于屏障重建。
3、免疫紊乱:激素抑制局部免疫功能,使皮肤对微生物易感性增加。可能出现痤疮样疹、毛囊炎等继发感染。短期使用他克莫司软膏等免疫调节剂,联合低浓度水杨酸可改善症状。
4、血管反应:激素导致真皮毛细血管持续性扩张,表现为持久性红斑和灼热感。脉冲染料激光或强脉冲光治疗能选择性封闭异常血管,配合口服羟氯喹减轻血管炎症。
5、微生物失衡:激素环境促进马拉色菌、葡萄球菌等条件致病菌增殖。表现为瘙痒、渗出等湿疹样改变。细菌培养指导下使用夫西地酸乳膏,真菌感染时联用酮康唑洗剂。
日常护理需避免热水烫洗和机械摩擦,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温和清洁产品。饮食注意减少辛辣刺激及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必需脂肪酸。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脓疱等感染体征时,应及时至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和过敏原检测。恢复期可进行低频次冷敷,使用医用敷料促进修复。